儒生未必无长策,枉使匈奴害狄山。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rú shēng wèi bì wú cháng cè , wǎng shǐ xiōng nú hài dí shān 。
小提示:"儒生未必无长策,枉使匈奴害狄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未必:(副)不一定:我看他~守信。
匈奴: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长策:长策chángcè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治国安邦之长策。长鞭。
儒生: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小提示:"儒生未必无长策,枉使匈奴害狄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夜深一曲柔风里,未必同关一样情。
出自:张穆的《舟次闻笛》
-
因看塔火知生灭,未必高僧舍利藏。
出自:欧大任的《报恩寺塔灯》
-
未必算、卿卿福薄。
出自:顾太清的《凄凉犯.题秋窗染翰图》
-
更烦一枕邯郸梦,若辈营营未必如。
出自:韩淲的《次韵(其一)》
-
春风不拣尊前客,未必藜羹输肉食。
出自:李之仪的《彦行和梅诗甚工辄次元韵》
-
知君本是飘零客,未必重逢在此生。
出自:徐熥的《汶上感旧》
-
未必云山便相隔,秋风还带夕阳归。
出自:黄镇成的《题王元善赴北清江新雁图》
-
岂真田好如阳羡,未必鱼肥胜武昌。
出自:王景彝的《由楚复至杭州旧居》
-
未必成名游子易,空教多病老亲忧。
出自:杨圻的《庚戌秋回国赴鄂州(其二)》
-
须弥险,未必险。
出自:释绍昙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