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lú shān miàn mù fēn míng lù , nà zi shēn xīn tè dì mí 。
小提示:"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分明:(形)清楚:公私~。②(副)明明;显然:看样子,他~是心里不痛快。
特地:(副)表示专为某事:为方便游玩的人休息,公园管理处~在公园内增设了许多长椅。
衲子:衲子,汉语词汇,读音为nà zǐ,意思是出家人。出自《送密老住五峰》。
身心:身心shēnxīn∶肉体和精神身心健康∶心思,精神身心恍惚∶指人的品德修养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刘开《问说》
庐山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小提示:"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分明天上日,生死愿同欢。
出自:孟云卿的《今别离(一作别离曲)》
-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出自:白居易的《别草堂三绝句》
-
方丈前林万木春,桃花面目更尖新。
出自:王庭圭的《游湖头观桃花行数里弥望不绝有僧新开兰若于万花之中留三绝句书辩公房(其三)》
-
罢守三州卧两山,漳州面目此碑间。
出自:陈献章的《读漳州张太守功德碑》
-
足蹈双莲洒杨柳,面目端严世希有。
出自:释慧开的《圆通大士赞》
-
立悟瞿昙真面目,坐忘姑射旧梳妆。
出自:周端臣的《次韵勿斋蜡梅》
-
样出滇南迥不同,分明天巧属良工。
出自:陈洪谟的《元夕观料丝灯》
-
分明甚,见月中蟾兔,世上醯鸡。
出自:陈维崧的《沁园春.赠云间何伯辉》
-
分明六馆诸生力,夺我春来满坐风。
出自:石宝的《送方石谢先生》
-
分明画得无怀世,杨柳家家卖酒旗。
出自:吴与弼的《白鹤溪铺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