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

出处

出自元末明初梵琦的《送僧之庐山

拼音和注音

lú shān miàn mù fēn míng lù , nà zi shēn xīn tè dì mí 。

小提示:"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分明:(形)清楚:公私~。②(副)明明;显然:看样子,他~是心里不痛快。

特地:(副)表示专为某事:为方便游玩的人休息,公园管理处~在公园内增设了许多长椅。

衲子:衲子,汉语词汇,读音为nà zǐ,意思是出家人。出自《送密老住五峰》。

身心:身心shēnxīn∶肉体和精神身心健康∶心思,精神身心恍惚∶指人的品德修养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刘开《问说》

庐山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小提示:"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梵琦

梵琦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