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弘历的《拟古诗三十首(其十二)张景阳协》
拼音和注音
shí èr tōng lùn yǔ , wú zhí bù wèi gū 。
小提示:"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不为:1.不做;不干。2.谓收成不好。3.不算,不是。
通论:通达的议论。贯通诸说的言论。多用于书名。
小提示:"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愁来梦楚三千里,人在巫山十二重。
出自:周纯的《瑞鹧鸪》
-
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出自:仲殊的《南柯子(六和塔)》
-
不向巫山十二峰,朝暮为云雨。
出自:蔡伸的《卜算子(题扇)》
-
第十二出山寨巡罗【贺圣朝】斩龙射虎威风,擒王捉将英雄。
出自:施耐庵的《戏文·幽闺记》
-
春秋祀事亦粗给,妻子不为饥寒逼。
出自:沈辽的《赠送卢总赴调》
-
先生宁钝不为铦,宁方不为鈋。
出自:李孝光的《次三衢守马昂书垒韵》
-
有怀疏傅达,不为子孙谋。
出自:胡俨的《赋归二首(其一)》
-
太古甲子不记忆,曾见十二山初封。
出自:王柘的《闾山大松歌》
-
盘涡七十二滩险,富春山多逢处留。
出自:鲍皋的《复之广陵留别汪近晨》
-
十二画屏围楚岫,一缕水沉携满袖。
出自:陈子龙的《天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