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泯时全体现,大似金刚经百鍊。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释印肃的《颂十玄谈(其五)尘异》
拼音和注音
wàn fǎ mǐn shí quán tǐ xiàn , dà shì jīn gāng jīng bǎi liàn 。
小提示:"万法泯时全体现,大似金刚经百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金刚:(名)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持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
全体:(名)各部分的总和;各个个体的总和(多指人):~出席。[近]全部。
金刚经: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体现:(动)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说实话,办实事,~了他的务实精神。[近]表现。
小提示:"万法泯时全体现,大似金刚经百鍊。"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问甚么?他问我《金刚经》。
出自: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第六本》
-
【又】金刚本是泥塑的,塑的来偌高的。
出自:《杂剧·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
金刚滩头寒雨歇,铜罐驿前朝望通。
出自:杨慎的《铜罐驿》
-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出自:庞蕴的《居士见僧讲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居士问云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座主无语乃与颂曰》
-
师持金刚宝,智慧炯毫发。
出自:姚燮的《同厉三志卢大漘酌性公总持丈室》
-
临行索我送行篇,要棘蓬与金刚圈。
出自:释克勤的《颂》
-
皇情未晓志公说,大士《金刚》已讲来。
出自:省澄的《颂三首(其二)》
-
金刚阶下蹲,神龟火里走。
出自:释景元的《偈》
-
别借金刚窟,微分室利场。
出自:王世贞的《又题清凉台》
-
目想金刚会,心存贝叶文。
出自:袁说友的《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