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书发冢人。

出处

出自宋王安石的《悯儒坑

拼音和注音

zhǐ yīng mái mò qiān qiū hòu , gèng zú shī shū fà zhǒng rén 。

小提示:"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书发冢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后:秋后,是汉语词语,读音为 qiū hòu,意思是秋分以后。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诗书:诗书shī-shū∶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埋没:(动)①掩埋;埋起来:耕地被流沙~。②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人才。[近]湮没。[反]发现。

诗书发冢: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成玄英疏﹕'是以田恒资仁义以窃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小提示:"只应埋没千秋后,更足诗书发冢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