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离别几春秋,作计吴中祇谬悠。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fén yú lí bié jǐ chūn qiū , zuò jì wú zhōng qí miù yōu 。
小提示:"枌榆离别几春秋,作计吴中祇谬悠。"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离别:(动)比较长时间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离开:~故土|~之苦|~之际。[近]分别|分手。[反]重逢|团圆。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谬悠:虚空悠远。引申为荒诞无稽。
小提示:"枌榆离别几春秋,作计吴中祇谬悠。"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从今后划地学舜之徒孳孳为善从头鸡儿叫,从今后划地为宗庙呵春秋祭;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辅成王周公摄政》
-
自太极初分,到今春秋时,
出自:史九散人的《杂剧·老庄周一枕胡蝶梦》
-
【仙吕】【点绛唇】俺可也虚度春秋,强捱昏昼。
出自:《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
【收江南北】呀,你敢在碧桃花下将凤毛扯,人生最苦是离别。
出自:《【双调】珍珠马南 情》
-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出自: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
-
孔子厄陈、蔡,作《春秋》;
出自: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
-
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
出自:《乐毅报燕王书》
-
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出自:张衡的《东京赋》
-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
出自:崔湜的《幸白鹿观应制(一作郑愔诗)》
-
若爱春秋繁露学,正逢元凯镇南荆。
出自:杨凭的《送客往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