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碧海休归去,好向瑶池弄羽翰。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金幼孜的《为吏部师尚书题画(其五)竹鹤》
拼音和注音
sān shān bì hǎi xiū guī qù , hǎo xiàng yáo chí nòng yǔ hàn 。
小提示:"三山碧海休归去,好向瑶池弄羽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归去:归去guīqù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碧海:碧海bìhǎi碧蓝色的海
瑶池:仙界的天池,传说中在昆仑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请。后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提示:"三山碧海休归去,好向瑶池弄羽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飘然束书便归去,重入青山寻旧盟。
出自:祁顺的《罗浮行送钟文毓归博罗》
-
乌衣门巷浑无恙,归去天南别有家。
出自:林淳的《留别平南四景(其二)燕石巢云》
-
清风拂袖好归去,明月满窗夜读书。
出自:唐璧的《临流酌别图》
-
三山月淡白银阙,九老春闲紫石宫。
出自:王阮的《留别昌国五首(其三)》
-
三山凤麟洲,邈在溟海中。
出自:弘历的《怀仙》
-
回望三山浮动有无中。
出自:张祥河的《虞美人.枕上闻风水声推篷视之已达京口》
-
地临玄圃三山近,潮与银河一水通。
出自:胡奎的《秋夕玩月》
-
乘兴扁舟定归去,草堂深处伴猿吟。
出自:王十朋的《次韵程泰之正字雪中五绝(其五)》
-
似听渊明赋归去,柴桑幽鸟语黄昏。
出自:李彭的《庐山道中(其二)》
-
有堂归去容身好,天上人间已遍游。
出自:郭祥正的《寄题潘温叟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