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古茅塞,问津欲何从。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刘学箕的《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三)止宿》
拼音和注音
dà lù gǔ máo sāi , wèn jīn yù hé cóng 。
小提示:"大路古茅塞,问津欲何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大路:大路dàlù∶大道∶正道,正当途径。亦称“正路”
问津:(书)(动)打听渡口。比喻探问或尝试(多用于否定):无人~。
茅塞:《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小提示:"大路古茅塞,问津欲何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我指与他一条大路者。
出自:李文蔚的《杂剧·张子房圯桥进履》
-
老院公领我出门,来到那十字大路。
出自:《杂剧·神奴儿大闹开封府》
-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出自:曹植的《美女篇》
-
斗运帝车遵大路,云从天步绝纤尘。
出自:文彦博的《和副枢吴谏议上元夜从驾至集禧观》
-
大路荆榛久,世途多径蹊。
出自:薛侃的《送庞弼唐》
-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䳱。
出自:魏观的《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
一灯一杖自孤行,大路头头记得清。
出自:刘绎的《盲丐图》
-
清霜飘大路,万里静纤尘。
出自:王慎中的《登江州城从中丞王公》
-
执袪遵大路,岂不畏人知。
出自:朱彝尊的《斋中读书(其六)》
-
明星当大路,旭日照长林。
出自:伍瑞隆的《怨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