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恨平城犹苦战,烽烟未靖我何家。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王云凤的《洮州题壁再次石豸史韵》
拼音和注音
què hèn píng chéng yóu kǔ zhàn , fēng yān wèi jìng wǒ hé jiā 。
小提示:"却恨平城犹苦战,烽烟未靖我何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平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
苦战:苦战,汉语词语,读音是kǔ zhàn,意思是指艰苦地战斗或斗争。
烽烟:(名)烽火。
小提示:"却恨平城犹苦战,烽烟未靖我何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他兄弟在沙场上苦战争,刀尖上博功绩。
出自:《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
沙平虏迹风吹尽,雾失烽烟道易迷。
出自:郑锡的《出塞曲》
-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出自: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
此地古今存,何年苦战频。
出自:吴翊的《游塞》
-
万里专征,廿年苦战,
出自:梁肇煌的《挽左宗棠联》
-
落日倒行悲峻阪,西风苦战忆重关。
出自:净慧的《题天马图》
-
乌阵山前空苦战,楚歌月下不堪听。
出自:陈衡的《戏马台诗(其十八)》
-
苦战知机息,穷愁奈别何。
出自:高适的《宴郭校书因之有别》
-
惠妃能苦战,巾帼有功勋。
出自:屈大均的《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二十一)》
-
骎骎长路倦羸骖,搔首飞尘苦战酣。
出自:李复的《和徐发承议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