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

出处

出自明王恭的《秋夜宿石门洞

拼音和注音

shí mén fā tiān shēng , hǎi yuè chéng qiū yī 。

小提示:"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石门:春秋鲁城外门。借指贤者。控制水流的石闸。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天声:天声,读音tiān shēnɡ,汉语词语,意思为天上的声响,如雷声、风声等;指佛音;比喻盛大的声威。

海月:海上的月亮。海生动物名。亦称窗贝。贝壳圆形,薄而透明,多用来嵌装门窗或房顶,以透光线;肉可食。

秋衣:秋日所穿的衣服。特指征戍军士的寒衣。

小提示:"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