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吕本中的《观宁子仪所蓄维摩寒山拾得唐画歌》
拼音和注音
xì niān zhǔ zhàng huàn shí gōng , shì shì tóng yóu guó qīng sì 。
小提示:"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同游:见'同游'。
小提示:"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
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
谁与同游?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怅宓妃兮要眇难求。
出自: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 东皇太乙前九首(以楚辞九歌品成)》
-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
出自:刘长卿的《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出自:卢纶的《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
芳菲满雍州,鸾凤许同游。
出自: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
-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出自:白居易的《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
-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出自:许浑的《竹林寺别友人(一作与德玄别,一作李玄)》
-
忆昔同游紫阁云,别来三十二回春。
出自:曹松的《赠广宣大师》
-
山水最佳处,常恨不同游。
出自:韩元吉的《水调歌头(次韵子云惠山见寄)》
-
拄杖从教不得动,春来未免倒抽枝。
出自:释道枢的《颂古三十九首(其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