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纳乾坤万汇滋,同声同气自相宜。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俞德邻的《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nà nà qián kūn wàn huì zī , tóng shēng tóng qì zì xiāng yí 。
小提示:"纳纳乾坤万汇滋,同声同气自相宜。"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乾坤:(名)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扭转~。
相宜:合适,符合:他做这种工作很~。刚吃过饭就剧烈运动是不~的。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共相”。
同声:同声tóngshēng∶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同声相应[speakatthesametime]∶众口一辞;随声附合台下同声叫起好来∶言语腔调相同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李渔《闲情偶寄》
同气:同气tóngqì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此指同胞兄弟宽其同气之罪。——唐·李朝威《柳毅传》
同声同气:见“[[同声共气]]”。
小提示:"纳纳乾坤万汇滋,同声同气自相宜。"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赋缁衣而入相,四海同声。
出自:王国维的《壮椿岁(寿赵丞相)》
-
岂愿同声称义士,可怜长板见亲王。
出自:杨继盛的《朝审途中口吟》
-
座上不须弹法指,庭前菉竹已同声。
出自:邹元标的《赠谢磐谷山人(其一)》
-
鸟飞天外千山尽,一眺乾坤俯八埏。
出自:邓时雨的《浮邱八景(其一)紫烟楼》
-
乾坤何龊龊,四序代衰雄。
出自:戚继光的《慨古》
-
乾坤已付刘文叔,从此先生归钓渔。
出自:刘过的《钓台》
-
顿觉炎歊辞枕簟,只应爽气满乾坤。
出自:邹浩的《晓雨枕上有作》
-
淑灵岂即乾坤私,窟宅宛是神仙旧。
出自:刘弇的《石廊洞》
-
醉里乾坤都寓物,闲来风月更输谁。
出自:程颢的《和尧夫首尾吟》
-
波翻水寨乾坤震,风仆樯旗社稷空。
出自:刘麟瑞的《丞相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