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先秦的《秋水(节选)》
拼音和注音
ér shòu qì yú yīn yáng , wú zài tiān dì zhī jiān ,
小提示:"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北海若说:“不可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的眼界受狭小居处的局限;不可与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局限;不可与见识浅陋的乡曲书生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了礼教的束缚。现在你河伯从黄河两岸间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自己的鄙陋,可以跟你谈论一些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而大海却并不因此而盈满;尾闾不停地排泄海水,不知到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并没有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水位不变,无论水灾还是旱灾大海没有感觉。大海的容量超过了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数字来计算。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夸,我自认为自己列身于天地之间,接受了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间,好比是小石块、小树木在高山一样,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怎么会自傲自夸?计算四海在天地这个大空间里,不正像小小的蚁穴存在于大湖之中吗?计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正像米粒存放在粮仓之中吗?世间万物数量有万种,人不过是其中之一种;人类虽遍布九州,但其所居之地也只占谷食所生、舟车所通之地中的万分之一。拿人和万物相比,不正像一根毫毛在马身上工样吗?五帝所延续的(业绩),三王所争夺的(天下),仁人志士所忧虑的(事情),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为之劳苦的(目标),都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周王授予的职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说‘仁’、‘礼’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当初因河水上涨而自夸一样吗?”
词语释义
阴阳:1.古代哲学概念。2.日月运转之学。3.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受气:受气shòuqì被人欺侮两头受气
之间:两者的中间部分。
小提示:"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又不曾燮理阴阳将鼎鼐调,退夷狄边塞遥。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立成汤伊尹耕莘》
-
却忆壶中天地阔,十洲烟雨正茫茫。
出自:陈樵的《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三十一)云山不碍楼》
-
顷刻寰区生意足,从知天地本无私。
出自:于谦的《新城请水祈雨有应》
-
天涯复海角,骨肉之间豺虎恶,我复何须泪零落。
出自:何桂枝的《悲命诗》
-
揖许由,拉巢父,相与徜徉兮广莫之间。
出自:连文凤的《招隐吟》
-
却灾务省阴阳忒,招福应祈夙夜夤。
出自:韩上桂的《三殿篇效回文体》
-
天地风尘曾补牍,肝肠愤激独缨冠。
出自:林熙春的《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和傅星垣太常卿三首(其六)》
-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
出自:许传霈的《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
-
世界大千输一粟,窃叹陆沈天地酷!
出自:洪繻的《后地震行》
-
吾闻阴阳之气相搏为雷霆,变化翕欻常杳冥。
出自:严羽的《雷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