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葫芦】则见他抄定攀蟾折桂手。

出处

出自元代杨显之的《杂剧·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拼音和注音

【 yóu hú lu 】 zé jiàn tā chāo dìng pān chán shé guì shǒu 。

小提示:"【油葫芦】则见他抄定攀蟾折桂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葫芦: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时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玩赏。2.这种植物的果实。

折桂:(动)晋代郤(xì)诜(shēn)回答晋武帝时说自己“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来就用“折桂”比喻科举考试中被录取,现比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油葫芦:油葫芦yóuhúlu昆虫,像蟋蟀,稍大,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

攀蟾折桂:比喻科举登第。

小提示:"【油葫芦】则见他抄定攀蟾折桂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杨显之

杨显之

杨显之,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生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常在一起讨论、推敲作品。杨善于对别人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因被誉为"杨补丁"。在元初杂剧作家中,他年辈较长,有威望。散曲作家王元鼎尊他为师叔,他与艺人们来往也较密切,著名演员顺时秀称他为伯父。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