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者,事之本也。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先秦的《齐宣王见颜斶 / 颜斶说齐王》
拼音和注音
wú duān zhě , shì zhī běn yě 。
小提示:"无端者,事之本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古之大禹时代,诸侯有万国。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由于他们掌握了一套重教化、治国、爱民的办法,并且重视士人,善于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舜帝出身于农民,发迹于穷乡僻壤,终成为天子。到了商汤时代,诸侯也有三千。可是到了现在,称孤道寡的只不过二十四家。由此看来,这难道不是由于‘得士’和‘失士’的政策造成的吗?如果诸侯渐渐地被杀戮、被消灭,到那时,就是想要做个里巷的看门人,又怎么可能呢?所以,《易经》上不是这样说吗:‘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果不重视士人,善于运用他们的才能,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只是一味地喜欢弄虚作假,标榜虚名,他们必然走入骄傲奢侈的岐途;骄傲奢侈,灾祸必然随之而来。所以没有实际效用,却只喜欢空名的,国土将日益削减,国力将日益衰弱;没有好的德行,却希望幸福的,必然处境困窘;没有建立功勋,却只图享受俸禄的,必然蒙受侮辱。这一切必然招致严重的祸害。所以说‘好人喜功者,必定不能建立功业;空言而无行者,终究不能实现他的愿望。’这都是爱虚名、好浮夸,无治国爱民实效者的必然下场。所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至今,如果不得到士人辅助而能建功立业的,从未有过。所以国君不应该以经常向人请教为耻辱,不应该以向别人学习而感到渐愧。因此,言行符合社会的规律,德才兼备,而能传扬功名于后世的,象尧、舜、禹、汤、周文王他们就是这样。所以说:‘真正得道、体道,掌握了规律的人,就可以主宰一切。’那些在上能窥见事物的本源,在下能通晓事物的流变,了解事物很透彻的最圣明的人,怎么会遭到削弱、困窘、受辱等灾祸呢?《老子》说:‘贵必以贱为根本,高必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贵为贱的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谓孤、寡,就是人们处于困窘、卑贱的地位。可是侯、王自己称孤道寡,难道不是侯、王谦居人下、重视士人的证明吗?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都赞扬他们为英明的君主。这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士人的可贵。”
全诗
相关名句
-
无端风雨虽狂暴,不信能凌沉隐侯。
出自:邵雍的《新居成呈刘君玉殿院》
-
无端一阵西风雨,不许从容坐看山。
出自:徐似道的《溪上值雨》
-
无端矫情性,漫学求科试。
出自:元稹的《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陝》
-
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出自:柳永的《锦堂春·坠髻慵梳》
-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出自:顾贞观的《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
纵贼寇骋无端。
出自: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
-
则你桂花何不早招承,把我风雪无端连累杀。
出自:李直夫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
【混江龙】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
出自:关汉卿的《杂剧·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出自:孟郊的《秋怀十五首》
-
弥望无端倪,北风击林箊。
出自:高适的《苦雨寄房四昆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