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否,非若此也。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huò yuē : fǒu , fēi ruò cǐ yě 。
小提示:"或曰:否,非若此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有人说:不,不是这样的。阳先生是憎恶诽谤皇上的人,厌恶那些作为臣下却通过公开揭发他的君主的过失而出名的人。所以,他虽然向皇帝提了意见和建议,却不让别人知道。《尚书》中说:“你有好的计策和谋略,就去告诉你的君主,你到外面就和大家说:这个计策智谋是我们君主出的。”阳先生的用意也是像这样的。韩愈回答说:假如阳先生的用心是这样的,那他可谓更糊涂了。进去为君主献策,出来又不使别人知道,这是大臣宰相的做法,不是阳先生所应该做的啊。那阳先生,本来以平民身份,隐居在草野之间,皇上赏识他的品行道义,提拔他担任这个职位,官为谏议大夫,他实在应该做出成绩来,奉行自己的职守,使全国各地和子孙后代知道朝廷有直言不讳、刚正不屈的臣子,君主有不滥赏和从谏如流的美名。这就可能使山野间的隐士听到了而对此产生羡慕之心,束好腰带,挽起发髻,愿意进身到宫门之下陈述他们的言论,使我们的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圣君,使他们伟大的名声流传千古。像《尚书》所说的,那是大臣宰相的事,不是阳先生所应该做的啊。况且阳先生的想法,将会使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失吧?这就是在这方面启发君主啊。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出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出自:韩非的《矛与盾》
-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出自:柳宗元的《愚溪诗序》
-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
出自:欧阳修的《纵囚论》
-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
出自:全祖望的《梅花岭记》
-
所全活可数计哉?或曰:狱旧有室五,
出自:《狱中杂记》
-
或曰古四民,最苦农在野。
出自:朱琰的《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三)》
-
或曰毁誉不在乎两端之间,䖃苴翁别有长处。
出自:释智愚的《圆悟勤禅师赞》
-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
出自:方逢辰的《赠杨内舍景尧刲股》
-
在今或曰鰽,集韵足补遗。
出自:全祖望的《甘竹滩鲥鱼歌示梁新谢天申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