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四十年,别离万馀里。

出处

出自隋王胄的《酬陆常侍诗

拼音和注音

xiāng zhī sì shí nián , bié lí wàn yú lǐ 。

小提示:"相知四十年,别离万馀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别离:(动)分离;告别离去:~滋味。

相知:(动)相互了解,感情深厚。②(名)相互了解、感情深厚的朋友。

小提示:"相知四十年,别离万馀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王胄

王胄

王胄(558~613年),字承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润州建康城(今江苏南京),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凌傲时人。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被捕坐诛。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