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小提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原文内容
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再看
查看更多久无消息岭云东,有药休教为已聋。北塞坚冰犹在野,南州新草漫连空。百年饮恨孤儿在,三月伤心万国同。老泪只应镌楚竹,招魂空自赋江枫。金陵佳气松楸里,铜柱高标指顾中。...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游丝倒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秋千一架名园里,人隔垂杨听笑声。
二十四年流水东,早为名误逐飞蓬。事随过鸟去无迹,愁似浊醪倾更浓。好是把花歌北榭,更休提剑哭西风。壮心郁郁身牢落,几见中林鹤发翁。
天运无穷成变化,水流不息作江淮。须知瞪处非无事,莫着仙人旧草鞋。
令日湖山分外嘉,百花洲上正蒸霞。春光大地公鱼鸟,翠色两峰罨鹊华。杏酪几匙翻雪色,纸鸢数队御风斜。清明岂是客中度,四海为家到处家。
巨浸波涛岂易凭,每因沮洳见丘陵。不堪井邑频移改,耐可河堤善溃崩。淮水九秋仍未减,楚人三户竟无增。艖符辗转王程急,愁绝孤舟风雨凌。
轻寒细雨恰初晴,忽忽清明节又更。玉剪乍穿帘外燕,金梭忙织柳间莺。惊看渔火村村换,爱听饧箫处处横。况是花香并鸟语,游人触景最多情。
铅华零落冷妆台,明月他乡任去来。曾忆春闺惊梦觉,杜鹃啼处最堪哀。
池馆清和风色软。笋绿梅黄,细雨忙新燕。榴萼尚含红一半。荷钱乱叠青犹浅。心绪未忺肠已断。病损形骸,自是追陪懒。一缕麝烟斜作篆。日长慵把重帘卷。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