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堪赋濯缨歌,来往游人分外多。
为问太平何处是,等闲不识起风波。
小提示:李俊民的《太平泉(其二)》原文内容
治象难言说,风谣采道涂。太平于此盛,旷古以来无。腰笛童鞭犊,烹葵妇馌夫。文如未见者,尧岂可名乎。礼乐河汾策,衣冠洛社图。□□工黼黻,笔力若为摹。
试听舆人诵,如何是太平。有生遂其性,无象得而名。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尧岂容知识,文非以色声。樵歌殊质俚,未足赞休明。
稍有林泉兴,相陪杖屦游。百年人易老,千种事堪愁。是处花无主,谁家酒可篘。芳时好行乐,春去不能留。
八座荣天禄,三祗证妙身。慧涵清净理,寿历太平春。绮席徵歌少,篮舆入社频。阶前戏彩客,亦足法王臣。
治道初无事,齐家与正身。练缯躬至俭,行苇被深仁。受册辞隆礼,为霖属老臣。太平遗德在,白首泣尧民。
东风娇艳一枝春。国色天香自有真。十二楼台红粉尽,嫣然愁杀看花人。
画毂无歌行路难,连朝星露点征鞍。江城鱼火通沙县,山郭园林入永安。老吏漫持秦法律,诸生还睹汉衣冠。太平风景无多处,竹马儿童仔细看。
偕老无惭古孝廉,慈闱方祝海筹添。伤心忽报游仙速,养子真传立教严。天上旧恩馀凤诰,山中新壤恊龟占。平生懿德知难朽,太史铭文为发潜。
群公相见亦忧时,事势推移却未知。岂有明王崇侈好,总缘中使辱恩私。典刑具在公平法,台谏何劳激烈辞。掎麈漫思忠献议,英雄当事盖如斯。
去来心迹喜双清,官署依然接太平。湖水满时莲正发,圜扉空处草还生。争看老气凌霄汉,自倚丹衷答圣明。堂后新碑高几许,知公无愧续题名。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草芊芊,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啼相忆,泪如漏刻水,昼夜流不息。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