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肯领众芳随,一点冠名在处知。
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小提示:李曾伯的《和水竹梅烛韵(其一)》原文内容
市井从东州,水竹自西府。我来与公偕,槃礴日攲午。从容河底鱼,乐哉得其所。此意与谁论,相看默无语。
镇日柴门杜不开,偶烧竹叶试松煤。古琴三弄答流水,长笛一声怨落梅。悟入玄机成妙谛,吟来佳句费敲推。酒酣往往生奇想,每到巡檐索笑回。
仲连本策士,元亮非隐者。举世莫知我,悬车息其马。舣船阳羡头,停策计山下。山水自娱人,无烦丝竹写。
进士如公少,何期与死邻。青山归葬骨,白发未封亲。已矣官三郡,哀哉子一人。送君螺水上,呜咽泪沾巾。
邑西屋连云,中有水竹居。和风纵轻楫,尚忆故年初。川光宛明媚,况乘春雨馀。临波一以照,飒飒鬓毛疏。
近水疏篱竹半侵,枝南枝北弄晴阴。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
四月荆南山更翠。山下人家,都被岚光腻。南郭莺声才满市,东邻榆荚还缒地。问讯茶园开也未。谷雨过头,记起旗枪事。自是茗柯饶实理,酪奴水厄休相戏。
谁借龙宫五百年,瑰奇雄压海东偏。巨鳌犹拥神山立,彩蜃长浮佛国鲜。照水珠光双塔月,隔江鼎食万家烟。一杯此日随仙侣,疑泛波心太乙莲。
新茶曾试惠山泉,拂拭筠炉手自煎。拟置水符千里外,忽惊诗案十年前。野僧暂挽孤帆住,词客遥分半榻眠。回首旧游如昨日,山中清乐羡君全。
闻道春流下斗门,扁舟应得解南村。欲看竹箭开新涨,更插杨枝记旧痕。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