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经信邑,即景动遐思。
在昔江都相,曾闻此下帷。
荒台馀故迹,古月尚如斯。
硕论惊三策,明廷献者谁。
小提示:弘历的《读书台》原文内容
阴阴涧底花,落落岭头柏。苍苍云雾重,渺渺人家隔。相传葛稚川,烧丹此中宅。至今丹井间,红泉漱白石。石上台何高,栖迟合骚客。新藻洒芙蓉,英辞动金碧。千载人读书,余也...
孤台风月想高情,静入青霞适性灵。惟有山泉知此意,至今犹作读书声。
自筑书台读五车,锦屏千叠护残霞。何年云雨池中物,终古河山客里家。松下岩泉犹带墨,风前木笔漫生花。夕阳无限迟回意,空对高僧问《法华》。
一自金莲撤,太息此台空,漭漭长川,问今代读书,谁其嗣者;记曾玉笋参,仅留禅悦在,悠悠浩劫,闻公余说鬼,我欲从之。
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荒山惟鸟迹,何处读书台。闻道双峰近,当年故宅开。杂花丛涧户,古甓有苍苔。惆怅斯人往,閒云自去来。
古台全草没,閒户半云扃。往哲犹生气,狂夫欲乞灵。蜗书阴藓碧,鸟破晚烟青。高节存遗传,閒来读旧铭。
读书台下立多时,极目遥天去鸟迟。古寺久无丹柰树,一床残梦老僧知。
...未报劬劳恩。一朝万里别,此意何由申。齧指仰视月,抚膺行望云。触类自相感,何时复殷勤。会当五綵服,嬉戏萱堂春。运甓事已远,读书台尚存。江山千古意,风物数家村...
池上高台倚碧空,郡楼相对出烟中。读书太守今何在,寂寞无人继此风。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