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来自石苍路,喜得幽人陪杖屦。
应是山灵泽旱苗,不关居士随轩雨。
小提示:无名氏的《象耳山》原文内容
我爱佛耳山,来偷一日閒。不见佛耳面,愧汗不开颜。有时见佛耳,与山重往还。
只作吞声哭,真成隔世悲。高坟徒再拜,旧业已全堕。事著名臣传,惭深不肖儿。耳山山厦月,相照欲何为。
名山古熊耳,禹迹详记载。嶙峋势如蹲,嵩华屹相对。众峰互回抱,百里分向背。中见双崖披,半壁色纯黛。车轮愁欲脱,马力行苦惫。摩空磴道盘,危步屐齿碍。疏花坼林红,惊羽...
遥望石耳山嶙峋,咆哮虎豹林涧深。山屏倚翠障残日,石剑攒锋锼太阴。岂有渔人可问讯,苦怜木客长哀吟。似闻更欲住绝顶,他日瘦筇何处寻。
劳生谁复澹风尘,石耳山人道意真。栗里曾称晋处士,叠山原是宋遗民。清余积雪萧萧发,危挺孤嵓落落身。莫讶武陵非隔世,桃花流水自通秦。
作县苦无俄顷閒,喜逢佳节一开颜。无人送酒来彭泽,有客登临嗣鲁山。慨想鹤汀凫渚外,盘桓鳌水象峰间。赏心未尽天将晚,剩插黄花带月还。
三时烽火近关秋,马耳山前小队游。面缚胡儿称可汗,却教擎剑导鸣驺。
我从团柏历山岐,秀绝唯于熊耳知。芳草经年被重席,轻云无日展时旗。羊头有黍名终俗,壶口称关类亦卑。何似半天留鹤驭,此来凭轼与仙期。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蜂蚁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馀一龛。我来扪石望荆杞,此山阅人亦多矣。
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