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诗词
-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其四)注音版
晴空紫气拥华簪,庾岭梅花送去骖。满目疮痍堪太息,应怜民力竭东南。
-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其三)注音版
风吹寒色促征车,一别相思万里馀。拓落却怜门下士,赋成搔首愧相如。
-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其二)注音版
谢傅风流未易逢,聚仙台上昔追踪。于今泰岱归青眼,问俗应登日观峰。
-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其一)注音版
耆旧今谁在,吾宗叔父行。文教天下读,史故井中藏。蓑笠辞三聘,琴樽促半床。非熊空有梦,安稳钓溪璜。
-
向识定水宗师于吴会双峨奉别已十八年矣因成一律注音版
卓锡甬东山水窟,白云长与德为邻。鹤鸣峰顶不惊定,龙拜室中能化人。海气昼寒涛卷雪,天香秋净月垂银。双峨尚忆相逢处,诗写珠玑照眼新。
-
哲宗皇帝挽词四首(其一)注音版
端拱循尧道,无为十六年。偏师擒颉利,上将勒燕然。梦损周王寿,丹催黄帝仙。凄凉旧载笔,恸哭抱残编。
-
送宗镜上人归剡因寄声高九万孙季蕃(其一)注音版
送师归隐镜山中,万壑千岩指顾间。菊涧花翁如见问,为言憔悴老江关。
-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其一)注音版
归来不在别离中,后进应怀绛帐翁。邑里琴弦陪杖屦,家庭二子列鹓鸿。绿杨野渡诗人兴,翠竹茅亭处士风。何用沈生山水笔,东崖真境画图同。
-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一)注音版
山月出天末,水风生晚寒。扁舟划然往,万顷相渺漫。星河白摇撼,岛屿青屈盘。远应壶峤接,深已云梦吞。蟠木系予缆,扶桑缨我冠。寸心役两目,少试鲸鱼竿。
-
三月晦日同弟观侄津往宝幢哭刑部伯求弟道从茅山泊东林寺弟观有诗三首因次韵(其一)东林寺注音版
投憩得幽寺,便忘行路遥。竹边流水过,门外好山朝。金相已流土,海音无复潮。池檐立良久,老衲忽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