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郡乌先生继善蒙恩还里过濠上待舟留二旬余予以契家周旋无虚日将行着序为赠先生复留诗以别遂用韵以致惓惓并附先生留别诗于后
[明]
郑真
不详
郑真的诗
题山水图(其二)
题扇面(其二)
往年予客濠梁中都国学助教嘉禾贝公廷臣咏雪五言二十韵先后属和者应奉姑苏金先生德俊前参政天台方文敏词格律调俱称予时为之阁笔后此数年予来广信乡友胡仲厚作雪景见寄佩服雅意装潢成轴追次贝公韵笔诸其上以志不忘时大
十二月初四日夜三更梦睡觉蛀齿脱落口占一绝今年五十七岁数其齿蛀时则二十有八年矣
送杜元昌除国子学正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其二十一)
相关诗词
-
恭和荫乔老先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敬步原韵(其一)注音版
塞上烽烟万马屯,云开日丽忽如春。群惊倏尔功能就,谁识蔼然德可亲。士庶攀留遮道切,田园归隐乐天真。挂冠辟世脱尘俗,白发古风乌角巾。
-
次杨邃庵先生留别二首(其一)注音版
百尺高台傍寺门,杜陵秋兴此犹存。赠行独愧清风句,留坐还依古树根。星共北辰双阙近,山连西岳一峰尊。明朝旌节投何处,望断秦云眼欲昏。
-
和祭酒陈先生留别诗韵注音版
诏许归田乐暮年,应知圣主重才贤。五朝恩宠谁能并,一代文风独擅专。旧业剩栽陶令菊,图书满载米家船。春风送别长安道,多少衣冠集祖筵。
-
恭和荫乔老先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敬步原韵(其二)注音版
德隆何患遇时屯,著手能成边塞春。元恶计除三郡靖,生祠预建万民亲。行权原自不离道,奇节无他但率真。两袖清风还故里,依然犹是布衣巾。
-
次杨邃庵先生留别二首(其二)注音版
雨馀风叶飞长林,使君别去愁难任。也知鸣铎自天意,肯谓乘轺非我心。燕山青连北极近,渭水东入黄河深。请看祖席半门下,它日被褐今朝簪。
-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一)注音版
樗材法檃栝,拳曲无旧痕。百川学大海,巨细同一源。浮交昔已薄,所负在师门。师门忽代谢,三载殊凉温。閒庭闭白日,重级生軿轩。素怀远莫致,怆恍思旧言。
-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三)注音版
白露下庭草,寒蝉休树林。独弦发哀歌,中夜调素琴。高言媲教德,观海难为深。忧怀觏群小,呐呐如不任。世无赵文子,焉知随会心。帝乡日以远,言笑不可寻。愿托晨风翮,遐寄...
-
和待诏王内悦先生留别韵注音版
九重优诏许投簪,千里家山独抱琴。明月清风黄阁梦,青山落日故人心。城头片雨沾行旆,江上孤帆背夕阴。去去莫忘朋旧好,雁来还拟寄佳音。
-
恭和荫乔老先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敬步原韵(其三)注音版
榆民运会际艰屯,转瞬如登台上春。潜弭内忧兼外患,联和异族亦同亲。托辞解绶陶元亮,仗义回旗温太真。从古大儒偏遇厄,康成何术服黄巾。
-
用韵乌先生留别二首(其二)注音版
老来归去世应稀,功业宁怜与世违。淮甸天遥双鬓改,海城家近寸心飞。可应骚客伤迟暮,料得诗人赋式微。乡社斯文如一线,好令后学认公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