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觐匆匆有命催,式瞻江左莫徘徊。
南州徐孺应同族,太学何蕃不乏才。
风暖虎闱群玉聚,天高龙阙五云开。
须知圣主崇文地,衮衮衣冠上省台。
小提示:李昱的《送徐允中赴国子监》原文内容
气秀情闲杳莫群,庐山游去志求文。已能探虎穷骚雅,又欲囊萤就典坟。目豁乍窥千里浪,梦寒初宿五峰云。业成早赴春闱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十载虞庠路,依然目所存。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迥阁珍图秘,长廊审像昏。旧徒皆突弁,故友即尘根。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范云身寖老,何术谢君恩。
久仰高明抱朴忠,倏传马首向城东。锦袍光射三千里,汗史功高百二雄。童稚候门烹雀舌,黎老植杖盼菊松。皇天应欲逸家辅,故遣盘桓醉碧筒。
学宫南直禁垣阴,假寓惟愁两壁沈。一曲镜湖遗老事,三年经幄小臣心。银河回夜天逾近,草径迎秋露转深。珍重乡人居巷北,时能来往和鸣琴。
丹陛陈情许昼游,桂花香里泛归舟。十年宦况桥门月,千里乡心浙水秋。天上恩颁新雨露,冢前光动旧松楸。平生风木无穷恨,凭仗龙章贲九幽。
唐虞不可作,大雅何寥寥!居然正始音,洋溢天历朝。一鼓声气和,再鼓阴阳调。令我乐忘味,彷佛齐闻韶。峄阳多孤桐,因得备采樵。愿言圣明世,勿弃爨下焦。
阁外凉风得凭栏,阴晴相望一城间。过云快雨喷浓墨,收水长虹堕缺环。斜直楼台经洒濯,空无燕雀自飞还。圣朝百吏都勤事,优借儒官到老閒。
神京极高寒,幽居了晨夜。雷风无时发,零雨每飘洒。炎光不到地,萧爽度长夏。大化漠无宰,岂必事陶冶。扬雄不晓事,守道栖栖者。玄经百无徵,白发谩盈把。
三仕犹闻拥客毡,四门经馆亦堪怜。人同曳履歌商日,士庆弹冠入洛年。尚有诸生求月俸,更逢斋禁剩公钱。三都纸价知何似,奏御应从紫阁前。
晓凉扳友禁城东,不为寻芳踏软红。月色尚馀三岛外,漏声初尽百花中。识途老马行相逐,出谷新莺语亦同。何事浮云多变态,惟应一笑付西风。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