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歌

[]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译文: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注释: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厌(yàn):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城下(xià):郊野。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译文: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注释: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小提示:高适《营州歌》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高适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

高适的诗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