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三首
[唐]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译文:由于连绵的秋雨,作物植物都烂掉了,可是房屋台阶下的决明子却生长的很好,颜色鲜艳。
注释:百草烂死:而决明独鲜,故喜之。决明:夏初生苗,七月开黄花。可作药材,功能明目,故叫决明。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译文:决明生长良好,还开了很多的花。
注释:此二句实写决明颜色之鲜艳可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译文:可是毕竟是秋天已到,天气渐凉,秋风瑟瑟,纵然决明现在比其他植物长的好,也无法抵挡秋天的寒冷,日后还是会凋零,无法独立。
注释:此二句忧决明,也是自忧。汝:指决明。后时:谓日后岁暮天寒。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译文:屋里的书生枉自忧愁,因为决明的日渐凋谢而心生烦恼(可能真的生出几根白发)。秋风吹,带来几缕阶下决明的花香,书生闻着那慢慢变淡的花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落下了泪水。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注释:阑风长雨:一作“阑风伏雨”,一作“东风细雨”。四海:一作“万里”。赵次公说:“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吴见思说:“风日阑风,雨日伏雨,盖下时飘洒,常贝其分纷也。又四海八荒,同云一色,则无处不雨,无日不雨矣。”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注释:因久雨,故百川皆盈,致牛马难辨,泾渭莫分。《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注释:禾头:一作“木头”。田妇:一作“田父”。《朝野佥载》:“俚谚曰:秋雨甲子,禾头生耳。”是说芽蘖絭卷如耳形。黍不耐雨,故穗黑将烂。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八月,上(唐玄宗)忧雨伤稼,杨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上以为然。扶风太守房琯,言所部灾情,国忠使御史推之。是岁,天下无敢言灾者。”灾情严重,而无人敢言,故杜甫有“无消息”之叹。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注释:换衾裯:一作“抱衾裯”。按《唐书·玄宗纪》:“是秋霖雨,物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贱糶以济贫民。”据杜此诗,则所谓“贱糶”,并未解决问题。贪吏舞弊,奸商居奇,人民无奈,只要“相许”,也就不计衾裯和斗米的价值是否相等了。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注释:上句,长安布衣,亦杜甫自谓。谁比数,是说人们瞧不起,不肯关心我的死活。司马迁《报任安书》:“刑馀之人,无所比数。”下句说自己也不望救于人,所以从里面把门锁了。衡门,以横木作门,贫者之居。环堵,只有四堵墙。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注释:此句形容稚子无知的光景,大人正以风雨为忧,小孩则反以风雨为乐。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注释:此句有自比意,浦起龙说:“句中有泪。”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注释:未曾:一作“未省”。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后土,大地。一作“厚土”。
小提示:杜甫《秋雨叹三首》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相关诗词
-
秋雨叹三首(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
-
秋雨叹三首(其三)
雨中甘菊横疏篱,怜汝曾遭旱魃欺。孤根得润稍苏息,嫩叶欲展仍离披。汝时未来须汝待,霜白秋清想风采。馀功尚赖延衰年,何日枝头...
-
秋雨叹三首(其二)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
-
秋雨叹三首(其二)
溪头浩浩秋水生,黑云四幂雨未晴。野荞随波田父泣,河鲫跋扈渔翁惊。城中仓廪无馀积,米舶初通过江客。乘潮逆浪来不时,到市千钱...
-
秋雨叹三首(其一)
旱来恨见秋霖迟,淋漓浃月仍苦之。禾焦豆萎已无救,坏屋决梁安用为。生柴价高陈粟贵,流离载道闻歔欷。莫怪农家贱卖牛,待餔欲给...
-
冬雨叹三首(其二)
一冬枯槁雪不集,细雨冥冥高岸湿。天边鸿雁安所归,岁晚蛟龙不得蛰。昨闻汝北多死亡,横尸委骨官道傍。我里四邻久已出,到今不知...
-
冬雨叹三首(其三)
西望千峰万峰连,出门朝暮生云烟。日傍雨脚下平地,风外涛头冲远天。急飙北回振林薄,白昼孤狸行近郭。城下饥乌啄死人,苍鹰侧来...
-
冬雨叹三首(其一)
季冬十日雨不娓,寒烟冻雾何凄凄。城头无由见白日,坂下秪是愁黄泥。乡中饿叟纳官赋,白头赤脚行中路。薄暮临河望郡城,水深岸滑...
-
秋雨叹和杜少陵韵三首(其三)
积阴六旬指可数,城中十室九无堵。去年年丰时亦和,何事今秋独淫雨。雨狂声撼草堂寒,行厨薪湿晨炊难。闻道长安久赤地,弘羊拜爵...
-
秋雨叹和杜少陵韵三首(其一)
羲和投鞭白日死,满堂水衣苍色鲜。滩声潺湲入秋耳,更惊斛麦须千钱。东风萧萧吹雨急,茅茨数点波间立。菽沉禾烂不可收,舟居嫠妇...